行业新闻 »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武汉车谷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在推动经济稳增长的同时,坚持不懈促创新,创新生态日趋完善,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和创新转化平台加速聚集,助推车谷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产业创新: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汽车,是武汉经开区的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约550万辆整车从这里驶出,全区汽车产业产值超过1.16万亿元。

面对汽车“新四化”趋势,武汉经开区加快打造创新平台,积极培育产业生态,全力推动传统汽车产业向下一代汽车转型升级。


车辆全程自动操作,遇到红绿灯自动停行,若前方有车或行人,还能自动减速避让……如今,走在武汉经开区的街头,用手机打开东风领航App,选择上下车的站点,即可免费预约体验无人驾驶。

2019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在武汉经开区启动建设,迄今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场景最多、首个全5G接入的开放道路自动驾驶示范区,全面支撑公交车、网约车、末端无人物流车等自动驾驶应用。


东风绘“岚图”,小鹏飞武汉,东风云峰、路特斯汽车即将量产,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赛道上,中国车谷正在加速跑。

国家电投氢能基地、中航锂电、华为创新中心等下一代汽车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掌控氢能汽车六大核心技术……武汉经开区围绕下一代汽车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正在形成整车厂、核心零部件企业、上下游创新企业、检验检测以及丰富的商业应用场景等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

创新驱动:助推科技自立自强

这几天,在湖北芯擎科技公司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在对中国第一颗7纳米车规级SOC芯片进行内部测试验证以及软件功能集成,为即将正式对外发布做各项准备工作。

芯擎科技CEO汪凯博士说,“龍鹰一号”明年三季度正式量产、搭载上车,打破此前国外供应商在这一市场的垄断地位,填补我国在自主设计高端智能座舱平台主芯片领域的空白。

鼎龙控股创业20年来,只做一件事——通过科技创新,在关键材料领域打破国外垄断。为此,鼎龙控股成功打造技术平台,26日同时发布自主研发的24款可以替代进口的新材料。公司董事长朱双全说,还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为湖北万亿“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发展作贡献。

武汉经开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过去的5年,经开区创新驱动取得显著成效,在多个领域实现“零的突破”,比如,江汉大学获批精细爆破实验室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经开创服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智新科技量产车规级IGBT功率芯片模块、打破国外垄断,亿咖通发力汽车芯片、成为“独家兽”企业。


启迪协信武汉科创园总经理祁英颉表示,武汉经开区产业基础雄厚,依托产业链凝聚起科技创新力量,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正在加速崛起。

创新要素:加速聚集释放活力

今年7月,武汉经开区出台“车谷科创33条”,每年拿出不少于8亿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产业自立自强,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助力武汉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正在建设中的“武汉资本岛”,集聚基金规模达113.5亿元,推动8家企业成功上市。武汉经开区发布“加强版”金融扶持政策,对在武汉资本岛新设立、新迁入的金融机构或地区总部,给予最高1亿元落户奖励,加上省市配套奖励,“登岛”企业最高可获奖励1.5亿元。


武汉欣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去年落户车谷的深圳一家科技型上市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张晨说,车谷为科技产业人才量身定制的政策可比肩深圳,甚至某些政策支持力度已超过深圳。

创新活力正在释放。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较2016年增长2.5倍;培育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45家,“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33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成为武汉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新高地。

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刘子清表示,车谷,在车,更在谷,需要汇聚各种创新创业要素。

当前,全区正“借东风”多点布局,奋力实现“追、转、超”,建设更高层次产业创新体系,续写更多从“中国制造”跨向“中国智造”的传奇。


京ICP备17035209号-2  版权所有:北京亚太瑞斯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据海网络